丹青居士:山水画的“迷远法”与“道”

发布时间:2019/5/27 16:27:00
作者:丹青居士 来源:投稿 阅读量:

巨然《层岩丛树图》绢本

巨然《层岩丛树图》绢本

迷远法是中国山水画六法中的一法。按韩拙的说法,迷远法是:“有烟雾瞑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有人解释韩拙的迷远法,由“烟雾”、“野水”、“看不见”构成。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但不完全。就迷远的本意而言,有烟雾,才有迷。有野水,才有野外的世界。有看不清的地方,(不是看不见,是仿佛不见者),才存在模糊不清的空间,应该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这种对“迷远”的解读,还是局限于直接、直观的浅表性的写生性质的一种思考。

董源《龙宿教民图》绢本

董源《龙宿教民图》绢本

“迷远”的本意似乎是“眼花迷离”。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一幅画让人“眼花迷离”,恐怕大脑要眩晕,还有人看吗。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看,“迷远”一定是一种看了让人舒服,越看越爱看,似乎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才是韩拙画论中“迷远”的真实写照”。这种“真实写照”究竟源于哪里呢。

米芾《春山瑞松图》纸本

米芾《春山瑞松图》纸本

“道德经”论“道”说:道之为物,恍兮惚兮。中国山水画迷远的理论基础从源头说就是老子的“道之为物”。“有烟雾瞑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就是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雾里看花”有景象、有物象、有形象,一种混沌而朦胧的孕育着新生命的构图视角。“迷远”之中有真实不虚的精气存在,不过是“野水隔仿佛不见者”。由是观之,中国画之“迷远”,来源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这种文化传承。中国山水画家运用“迷远法”,法“道”而行,“穷神变,测幽微”,获得一种仿佛的玄幻美。本质上是山水画家一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更广阔的审美与人生视角

戴进《关山行旅图》纸本

戴进《关山行旅图》纸本

理论家用文章解释“迷远法”与“道”是一码事,画家具体实践“迷远法”与“道”又是一码事。但归为同一的,必定是画家、理论家深入“迷远”世界,悟出“迷远”与“道”的基本精神。

吴伟《长江万里图》局部纸本

吴伟《长江万里图》局部纸本

最经典的“迷远”画,一定有其过人之处。“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指出:山水,质而有趣灵,称仁智之乐焉。笔者以为中国山水画的迷远,与“趣灵”关联极深。惟恍惟惚,其中有精(灵),所谓精(灵),就是迷远中氤氲的“灵气”,空灵万静之中,有伟大的生命在运动,也有伟大的力量在诞生。

吴伟《长江万里图》局部纸本

吴伟《长江万里图》局部纸本

中国山水画中的“安静、沉稳、厚重、苍郁”与“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形成一种绝妙的艺术关照。北宋书画家米芾天资高迈,他十分欣赏瞬息万变的“烟云雾景”和“天真平淡”的山水风貌。法道而行,创造了“米氏云山”。“米家山”云雾变幻、烟树迷茫的景象堪称完美。而李思训、王维之画“作浮云杳霭与孤鸿落照,灭没于江天之外”,更是“举世宗之”。“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迷远法”的笔墨精神与道一致。

石涛《幽溪垂钓图》纸本

石涛《幽溪垂钓图》纸本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迷远。“睡至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 无少长俱是古人”也是一种“迷远”。含道暎物,澄怀味象,迷远法来源于“道”。

丹青居士:独立学者,吉林省中国画学会理论部主任,企迪网特约编辑,一点号邀约作者

2019.4.15

关键词: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qeerd.com,投稿邮箱:tougao@qeerd.com

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艺术繁荣

  • 文章 (篇)300
  • 阅读 (次)21.9万
  • 小编推荐
    更多

    推荐专栏

    更多

    推荐报告

    • 微博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

    寻求报道:logan@qidiwang.com商务合作:logan@qidiwang.com

    求职应聘:logan@qidiwang.com市场合作:logan@qidiwang.com

    企迪网24小时热线电话:029-8925814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总部:北京市顺义区旭辉空港中心A座十层 | 西安:西安市长安区府东一路风憬天下2期17号二单元楼1102室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2874号-5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陕)字第0186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81217 |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585号

    版权所有: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