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陈杰
1
国画牡丹画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创作题材之一,其美好的寓意和喜庆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每位牡丹创作者画出的牡丹不尽相同,但凡被人们普遍认同的精品佳作,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动。
应陈晓辉美术馆之邀,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就如何把牡丹画的生动,谈一下个人体会,请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2
首先,说说不生动的5大表现,可概括为“四不一无”:
一是不写生。很少甚至从不进行实地观察与写生。艺术来源于生活,大量的实地观察和写生能为创作提供大量的生动素材,做到心中有花,心中有画,胸有成竹。
二是不了解。没有去全面了解过牡丹花生长特点、生长构成,牡丹花品种繁多,从颜色、花型、花期、花瓣单复、高低枝等等,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了解掌握,才能有针对性的画好不同的牡丹。
三是不阅读。很少甚至没有阅读古人以及现当代名家作品,阅读是一种习惯,学习也是一辈子的事,再成功的名人也从来不放弃学习,这大概也是其成功的秘诀之一。通过大量阅读大家牡丹作品,我们才能对画好牡丹有个总体的把握。
四是不思考。缺少在绘画过程中的独立思考,照着别人的样式画,依葫芦画瓢,习以为常,结果是画人家的不像,画自己的也没有特点。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理解,以自然为老师,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表达才能画出生动。
五是无变化。不能很好地理解和中国画丰富的笔墨表现力,因此在用笔上呆板、程式、无变化。
3
针对不生动的“四不一无”,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画好生动牡丹的“七个要点”。
要点一:既然我们表现的牡丹花以及牡丹花瓣是千姿百态的,那我们在宣纸上的运笔也得千变万化,避免用一种笔触去表现,应该随其受光面、角度、大小的不同而不同。
要点二:自然界生长的植物没有绝对的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没有一样的花瓣,没有一样的叶子,根据这个原理,在创作中花瓣用笔得求变化,有方有圆,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大有小,等等。所以,要在变化中求丰富,在丰富中显变化。
要点三:虚实关系的表现能使花朵更具有空间感,也就是摄影中常常用的DF相机的景深效果,虚能衬实,面面俱到反倒没有主宾关系。
要点四:创作过程中起笔要肯定,收笔要果断,笔笔有呼应,气贯其中。可以采用笔着纸后推、拉、连、滚、扫、切、移等运笔方法,切忌在纸上用笔尖连同笔跟按上一个一个笔影的方式在画,会很匠气。
要点五:根据自己的行笔速度,来控制笔根的含水量,这个一点非常重要,也需要多实践才能掌握。水多了没型,水少了不润,牡丹花的花瓣尽量要润,才能感觉到鲜艳,忌干也不能靠五颜六色来表现鲜艳。
要点六:花瓣可以3-4片为一组,一组一组地画,同时制造距离、大小不等的缺口,也就是表现得更生动多姿,花瓣、花朵都忌满圆,宁方不圆,能避免甜俗。
要点七:尽量避免花朵以及相邻花瓣的相似大小、型态,更不能简单叠加,花朵之间可以根据画面开合的需要改变的方向、大小、浓淡,可以用深压淡,淡衬深的方法把花朵刻画出来。
陈杰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陈杰,男,1962年出生于苏州。从小爱好画画,启蒙老师是吴门画院副院长宫音“宫牡丹”,后拜师著名画家,意象画派创始人张尚明先生,主要是花鸟画,特别是牡丹的创作。
谢谢您的浏览。在艺术创作中,您有什么好的经验、体会及动态信息,或者推荐优秀艺术家,欢迎通过“陈晓辉美术馆”媒体平台与众多艺术爱好者一起分享。
您的智慧,将会有助于更多热爱艺术的朋友圆梦!
期待您的大驾光临!
关键词:画家陈杰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qeerd.com,投稿邮箱:tougao@qeerd.com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企迪建站专注网站建设16年,是一家以网站建设、移动客户端开发、互联网应用系统开发、SEO优化、网络整合营销等业务为主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6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2人,讲师37人, 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40%以上,其中有7名海外留学人员,并聘请1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朝气蓬勃,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中国资本观察网是中国首家专注于资本市场新闻与投资理财资讯的财经全媒体,为您提供7X24小时的财经资讯,汇聚上市公司、基金、证券、银行、保险、新三板、互联网金融等财经方面的综合信息。
著名财经评论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业界专业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上一篇:
画路心语|画家崔德欣:画山水,写情怀下一篇:
丹青居士:山水画的“迷远法”与“道”寻求报道:logan@qidiwang.com商务合作:logan@qidiwang.com
求职应聘:logan@qidiwang.com市场合作:logan@qidiwang.com
企迪网24小时热线电话:029-8925814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总部:北京市顺义区旭辉空港中心A座十层 | 西安:西安市长安区府东一路风憬天下2期17号一单元楼1703室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2874号-5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陕)字第0186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81217 |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585号
版权所有: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