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车”非彼“车”,智慧出行的中国解答

发布时间:2020/12/25 10:00:00
来源:企迪网 阅读量:

乘客解放双手,随时上车,交通不再拥挤,安全翻倍……作为万物互联变革的桥头堡,业界对智慧出行的未来早有勾勒。这不仅事关个人出行效率与体验,更是国民交通效率与安全的变革。

为此,2019年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人、车、路、网全面融合,从根源上解锁交通之困。

感知到潮水的方向,头部企业动作频频。从现实来看,安全事故、供需不平、拥堵不畅等,现今出行市场依旧任重道远。

只要问题仍未解答,就会出现更年轻的抢答者。如今,后来者T3出行就带来一份迥于既有的新解法。

12月22日,T3出行于上海发布“4833”战略,明确将在2021年达成网约车业务落地全国48城,加速落地三大战略板块,实现全业务线日均订单300万的三大战略目标。其中,深耕网约车、赋能出租车、搭建自动驾驶生态联盟的三大战略,正是其撬动“智慧出行”大蓝图的三大支点。

与此前行业普遍的割裂方案不同,T3出行直接在底层业务逻辑上打通“人、车、路、网”,并以三大板块实现了市场、数据、技术的协同推进,让智慧出行真正走入实战。

我们离智慧出行还有多远?

《未来城市交通3.0》一书中指出,消费者对出行有着安全、高效和个性化的期望,这一需求随着技术进化而水涨船高。如何实现书中提及的三个期望,也成为智慧出行的终极使命。

但从目前现实来看,这三个关键词的实现却有脱节,甚至对立。说到底,这与技术发展的阶段性能力局限有关。

2010年前的出租车垄断形态,是旧时期的优选模式。出租车以巡游扬招方式满足了消费者“即挥即走”的效率要求,而垄断则源于消费者对“可靠”的要求,只有政府严格把关对人车同时合规管理,才能保障出行中的财产生命安全。

2010年后的网约车模式,受益于移动互联网普及,以信息撮合的方式将社会运力与消费者需求对接,大大提升了效率与个性化。这对出行来说,无疑是一段进化。

但遗憾的是,相较于前辈出租车,传统网约车模式在“安全”性上反而倒退:由于仅连接手机与手机,缺少对“人”和“车”的监控能力,网约车中涌入的社会力量鱼龙混杂,消费者的第一需求“安全”已受到威胁。

当遭遇安全事件时,平台只能“打太极”,但实际上这是“手机联手机”的网约车1.0模式之殇,除了基于“手机”给予信息跟进外,平台无能无力。

也正是因为这种底层原因,使出租车与网约车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对于出租车来说,其被国家赋予安全(合规运营、追责主体明确)、公平(标准价格、不得挑单)的高要求,运营成本远相较于野蛮生长的网约车,“劣币驱逐良币”让出租车行业不堪其重。

换句话说,虽然重新定义了规则,但传统网约车模式并未从底层逻辑全面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反而带来更多争议。怎样才能同时兼顾“安全、高效、个性化”?同时让出行领域各方普惠受益?

人、车、路、网全面打通的智慧出行,提供了答案。得益于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与仅仅连接手机不同,在智慧出行中,交通中的三要素人、车、路三者均被打通。

从安全维度来看,乘客、司机与车辆的行为均被实时记录,任何一方的高风险都被预判并阻止;从效率来说,协同三方,实现了从城市交通逻辑上的整体预测与协调,既兼顾乘客时间效率,又保障司机经济效率,且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与此同时,当整体行业的安全与效率都被提升,行业各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公平竞争自然变少,经营者生态也将更加丰富,进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在上海企业战略发布会上,T3出行CEO崔大勇指出,“目前行业正加速走入网约车2.0时代,车辆代替手机成为连接乘客和平台的智慧终端,实现对出行场景下人、车、路三大元素数据打通,带来更安全、便捷、品质的出行服务。

| T3出行CEO崔大勇

他也进一步预测,“出行行业最终将会进入3.0阶段,也就是到万物互联的时代,自动驾驶的出现会极大地改善现在所有出行的领域。到那个时候,多场景的智慧出行得以实现,而且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

当然,T3出行远不是智慧出行的唯一玩家。由于出行领域属高频场景,且处于资本争夺的重心,除了传统网约车企业,新造车、科技公司都看上了这块战略高地。

目前这三方在自主领域上优势很大,却出现了一个割裂的现状。从未有任何一方在现实大规模实况道路中,做到人、车、路、网的底层融合。

效率与安全一直是一个系统性的命题,单向道路难以抵达智慧出行未来。早期玩家进入赛道往往带着厚重的思维定式,并不足以给智慧出行提供一个完整答案。

T3出行解法:三招落子“大出行”

现实再次揭示了后发效应的存在。行业后来者往往在战略层面更周全,在作战计划上也更加稳健。

上海战略发布会上,T3出行CEO崔大勇公布了T3出行的三大战略版块:

一,持续深耕网约车业务,推进城市覆盖及产品布局;二,以“瑞兽计划”加速布局出租车网巡一体化,赋能行业;三,搭建自动驾驶联盟,推进自动驾驶提前落地,布局更多城市。

通过以上三方面战略,T3出行在智慧出行上布局的“铁三角”已初步形成。与业界普遍的单一发力不同,T3出行希望以上述三个版块互为支撑、同步成长,直至打造出T3出行向往的智慧出行模式。

“T3出行的目标是做自动驾驶时代的运营商”。这一目标看似好高骛远,但T3出行落子有道,步步为营。智慧出行是T3出行的顶层战略,在底层业务逻辑上是以“车平台一体化+软硬件一体化”实现的高品质服务。

早在成立伊始,T3出行就自主研发了车联网系统V.D.R安全防护系统,以背靠三大车企的优势在硬件底层开通权限,基于车联网打造了完备安全体系,在业内率先实现了人、车、路的全数据监控与分析。这也是目前业内唯一。

这种打通车底层的软硬件协同,已经与过去的“手机联手机”有着根本的不同,实现了“人、车、路、网”融合的底层逻辑,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管理、对司机全时段管理,建立了T3出行第一道护城河。

例如,在车辆实时管理方面,通过人脸识别匹配,司机与车辆在车机维度确保人车单一致、合一;在紧急情况下,车内有物理按键一键报警,同时平台也能进一步干预车辆,进行闪灯、鸣笛或限制再次启动。

B2C网约车部分,正是T3出行底层融合模式的首个试验田,也是对外辐射影响的起点。通过B2C管理模式,T3出行得以在车队中快速布局这一模式,同时B2C模式下对于人车合规化管理和高品质服务管理,也让T3出行自营网约车部分站在了更高点上。

目前,T3出行网约车板块在安全与品质上显胜业界。截止目前,T3出行积累订单量1.2亿,但重大责任安全事故依旧为0。

尤其出行尊享产品,成为T3出行高服务体验的典范,是T3出行的口碑引擎。通过打通车辆生产端,定制更符合用户、司机需求的驾乘硬件,这连通V.D.R系统和7×24小时专属服务团队一起,满足了高端消费者的差异化出行要求。

上海发布会上,T3出行宣布在上海投放红旗H9高端车型,也是其继续夯实高端口碑之举。红旗作为国车品牌,不止可提供国宾级服务,更可以以“国潮”概念营销破圈。

仅发力自营领域,显然不符合T3出行赋能全行业的决心。为此,“超级出租车”巡网一体化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截止目前,出租车仍是出行的首选方式。《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年末全国拥有巡游出租汽车139.16万辆,日客运量近1亿人次,是网约车的四倍以上。赋能于出租车行业,是T3出行智慧出行模式影响行业的有益尝试,更是T3出行能力的有效补偿。

对此,崔大勇指出“不只是导流,更多是带来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出租车行业升级”。

得益于底层打通的软硬件一体化。“超级出租车”改变了网约单和巡游割裂的痛点,不止提升了出租车效率与安全,更为出租车队提供了智慧管理能力。

在这一场景下,从制造端即开放的智慧端口,让车在执行层接入智慧系统,这与部分网约车企业简单接入计价器、顶灯还有所不同,T3出行的智慧系统可以在全时段、全流程监控司机、车辆的交通行为。

这不止建立交易数据,更产生真正的交通数据。为交通调度、司机行为管理、车队资源管理都提供赋能。这保障的不止是乘客安全,更囊括了司机、路人皆有的安全;提升的不止是单笔订单的效率,还在于提升整个城市的交通、资源的调动效率。

T3出行方案对网约车与出租车在合规要求上一致的着力点,以及对出租车行业多维度的效率提升,从根本上改变了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对立逻辑。

从T3出行的全盘布局来看,其以自营网约车的高品质体验,奠定其智慧出行模式的口碑,形成行业影响力输出;以出租车行业的快速改造,快速增加市场渗透力;而前两者都为自动驾驶未来,铺设了数据与实践经验基础。

据了解,T3出行未来规划上有三步要走:2019年-2021年,聚焦网约车运营,提供稳定的运力保障和服务体验;2021年-2025年,拓展衍生业务、构建出行生态;2025年开始,致力于成为智慧出行引领者、智慧城市推动者。

出行未来:不是垄断而是生态融合

仅一年时间,T3出行增长迅速。

继去年7月22日登陆南京以来,T3出行已覆盖南京、武汉、重庆、杭州、长春、广州、天津等21座城市。扣除疫情搁置,T3出行在一年周期内,就完成了以上城市的快速渗透。

崔大勇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及网约车生死线:唯有在某城市渗透率超过20%才有生存空间。为此,T3出行一直坚持“开一城,做透一城”扩张观,并不盲目追求覆盖城市数量上的好看。这使得“一年20城”的实际效果已赶超部分多年布局的同行。

据交通运输部11月数据显示,T3出行在双合订单数量上已经名列全国第二位。来自QuestMobile的数据也证明了T3出行的高成长性,其出行独立App年增长率达到904%,订单规模及日活用户均跃居网约车行业第二、B2C出行领域第一。

| 交通运输部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发布11月主要网约车平台数据情况

“T3出行2021年战略目标是进驻48座城市,达到日均300万订单,并在3大战略板块有效布局”,这被业界总结为“4833战略”。

来自T3出行的最新数据,其累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400万,峰值日订单超85万,而这仅是其起步第一年的数据。根据“飞轮效应”可以预期,其后续积累口碑将大大加速其成长,T3出行的“4833”目标可成,甚至略显保守。

而从整体市场增量空间来看,T3出行潜力更大。

一方面,虽然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合规运力依旧不足。

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数据,截至目前,各地已发放网约车经营许可牌照104万张,网约车驾驶员证250万张,未及网约车整体运力的十分之一。强监管下空余出的每一个市场,都可能成为T3出行的机会。

另一方面,未来出行需求还在急剧增加。据《未来城市交通3.0》预测,到2050年,全球城市交通出行需求将翻一番。

与此同时,减少私家车使用是大势所趋。如北京发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率先在总体规划种提出要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要求到2035年降幅不小于30%。这一市场都将由公共交通补足。

而从模式来看,企业基因对发展潜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的出行市场,以C2C,B2C为区分的两种模式,实际上正是互联网思维和传统制造思维的不同表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表现。

而在目前智慧出行领域,部分网约车企业依旧坚持从消费互联网思路出发主要做导流;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发力三化,但主要做终端市场投放;BAT等互联网科技企业则主要发力自动驾驶路网协同。这三者割裂的情况未曾改变。

如今,融三大传统车企、AT互联网两种不同基因汇聚而成的T3出行,这一新物种可能提供了解锁智慧出行的更理想主体。

在T3出行发展过程中,传统车企提供了终端定制化供给与底层智慧开放,使T3出行打通了产业前端;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头部企业的加入,则提供了互联网流量、用户和生态应用,帮助T3出行打通了智慧出行的后端。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资源也在双倍助力下落地更加顺利快速。双向基因,也使得制造企业的严谨与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反应,共同铸就了T3出行独特的处事风格。

不在于垄断,而是打通、共享,做未来出行的运营方。这让T3出行在当下过关斩将,也让其在未来自动驾驶智慧出行大背景下,得以运筹帷幄。

结语

以往T3出行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在已固化的市场中挤出新的位置,似乎认定T3出行为既有的蛋糕而来。但从此次T3出行上海战略发布会来看,这大大低估了T3出行的远见与图谋。

T3出行此次在大出行领域发布三大战略和三款产品,都是基于未来智慧出行这一蓝图下的给出的解答——通过底层硬件联网的终端铺设、对于现有出租车市场的数字化赋能、自动驾驶技术平台推进,T3出行不止打通了智慧出行的多个端口,并撬动了智慧出行的三个核心支点。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指出,市场变迁比技术更为重要,如果不能正确识别市场需求,只会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经历了快速迭代的十年,四轮出行市场需求早已变化。在前辈仍盯着“效率”需求时,T3出行已承担起“安全、效率、个性化”的全面需求。

这也证明了一个论断,旧题新解,后来者往往能给出更好的答案。

关键词:出行,中国解答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qeerd.com,投稿邮箱:tougao@qeerd.com

财经深度报道,『一点』就够了!一点财经(yidiancaijing)创立于2014年,专注于上市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的调查与解读。

  • 文章 (篇)300
  • 阅读 (次)21.9万
  • 小编推荐
    更多

    推荐专栏

    更多

    推荐报告

    • 微博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

    寻求报道:logan@qidiwang.com商务合作:logan@qidiwang.com

    求职应聘:logan@qidiwang.com市场合作:logan@qidiwang.com

    企迪网24小时热线电话:029-8925814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总部:北京市顺义区旭辉空港中心A座十层 | 西安:西安市长安区府东一路风憬天下2期17号二单元楼1102室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2874号-5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陕)字第0186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81217 |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585号

    版权所有: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