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C|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啤酒技术高峰论坛首届(青岛)食品生物制造创新国际峰会在青岛召开

发布时间:2023/9/15 10:13:00
作者:anna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CADA 阅读量:

9月13日,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啤酒技术高峰论坛与首届(青岛)食品生物制造创新国际峰会在青岛举办。论坛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德国柏林啤酒酿造学院、美国酿造化学家协会主办、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办。

参加论坛的嘉宾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主任、党组书记、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酒业协会战略专家纪正昆先生,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孙宝国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先生,青岛市政府副市长赵胜村先生,德国柏林啤酒酿造学院(VLB)院长Josef Fontaine先生,美国酿造化学家协会(ASBC)主席Sylvie Van Zandycke女士,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肖丹女士,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先生,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姜宗祥先生。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首席顾问张五九先生,山东省啤酒工业协会会长、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制造中心总裁、总酿酒师徐楠女士,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先生,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董建军先生,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庆芃先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柳学信先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李崎女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青年艺术100联合创始人彭玮女士,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先生,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院长李环亭先生,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啤酒技术研究院院长钟俊辉先生,百威亚太区韩国供应链副总裁庞卫珍先生,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玉梅女士,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涂京霞女士,嘉士伯中国质量总监包莹女士,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德良先生,美国Rahr啤酒公司尹象胜博士(rua er),美国Ballast point公司副总裁、候任美国酿造化学家协会ASBC主席Lauren Zeidler女士(劳伦·载德乐),柏林工业大学酿酒与饮品技术系负责人、教授Brian Gibson(布莱恩·吉布森)先生,Malt doctor Ltd. 创始人 WDSC副主席Nigel Davies先生(内者·大卫斯),比利时鲁汶大学Jan Steensels博士(詹·斯坦塞尔斯),诺丁汉大学发酵与生物能源系李宜珅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高级研究员Michiel Schreurs先生(米希尔·舒勒斯)。

论坛由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主持。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成员、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纪正昆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全球唯一一个产业分类齐全的国家,包括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已经达到40万亿,占全球的30%。而我国食品分为28大类,505种,以及餐饮业、酿酒业、乳品业和食品机械制造、包装业等,是我们国家传统消费品的支柱产业,也是世界第一的食品及生物制造大国,但这个领域却大而不强。本次会议涵盖4个分论坛,由4个知名院士围绕众多热点议题做主题报告,内容精彩丰富,呼应了当今智能化时代、新技术变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题。食品暨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以及啤酒技术创新,是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重要领域,可以广泛地适用国家质量强国建设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以及创新发展的路径。当下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保持和提高食品安全,任重道远。行业应坚持实施高新技术引领创新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两轮驱动”;着力推进产业技术高级化,突破产业技术的短板和瓶颈;加强国家质量技术实施;着力推动标准数字化。

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胜村在致辞中提出,本次高峰论坛,是国际国内啤酒行业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中国啤酒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交流活动。近年来,青岛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动能转换,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一直以来,青岛市政府着力塑造科技自立自强的新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而青岛啤酒扎根青岛,与城市相融合,与青岛共进步。120年来,对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带动形成了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有力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了青岛。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为论坛致辞,他强调,中国啤酒产业始终坚挺,以实干笃定、砥砺奋进的精神,通过加速市场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牢牢抓住了新消费环境下的大众需求和消费升级机遇,加快高端化发展进程,逆势而上,实现了来之不易的“量价齐升”。

何勇秘书长指出,科技创新驱动着产业进步,是实现啤酒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下,啤酒产业科技发展的研究方向已从基础科学、市场分析和方法研究拓展为理论探索、产业链联动发展以及包含装备、工艺、风味、生态等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愿共同携手,贯彻“科技赋能”指导思想,以品质追求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主题,加速啤酒产业现代化进程,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消费者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引领啤酒产业走进美好未来。

德国柏林啤酒酿造学院(VLB)院长Josef Fontaine表示,自2010年以来,德国柏林啤酒酿造学院一直和中国酒业协会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共同主办中国啤酒技术高峰论坛,而这次是他自2018年以来,第一次回到中国参加本论坛,期待能够在这里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也期望今后能够继续拓展合作,尤其是在酿造技术发展以及教育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同时预祝本次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肖丹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关键要素,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作为食品和发酵领域国家级应用技术的专业研究机构、作为拥有14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作为国家食品和酒类相关领域7个国家标委会和4个国际标委会秘书处单位,始终以我国啤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聚焦生命健康、食品营养、生物发酵等技术领域。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中国国际啤酒高峰技术论坛迄今已经举办六届,累计邀请近百名全球啤酒领域知名教授、专家作专题报告,累计参会人数超过2000人,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啤酒行业知名的专业创新技术会议,受到国内外啤酒及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次高峰论坛为疫情后我国啤酒行业的首个啤酒行业技术高峰论坛,适逢青岛啤酒120周年华诞。为了加速弥补逝去的时光,我们将以共美好、创未来的美好愿景,以全球化的眼光来展示我国啤酒世界的变化,拥抱啤酒国际前沿技术,共商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为论坛致辞并提出,这次高峰论坛是时隔五年之后的首场线下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广聚英才、影响深远。本届论坛吸引了海内外近50名顶尖专家学者参加,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必将对啤酒行业、对食品生物制造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二是向高处立、向实处行。本届论坛既有围绕技术革新、消费者行为、产业可持续性等议题的深度思考和战略前瞻;也有从“零碳”啤酒行业研究,到最新酿造技术的实践应用与经验分享。第三是面向未来,拥抱创新。同期举办的首届食品生物制造创新国际峰会,首次设立院士论坛,将充分研讨如何利用最新的生物技术、智能技术来推动食品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体现了面向未来、立足长远、拥抱创新、开放包容的论坛宗旨。

随后,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孙宝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分别作主题报告。

元月秘书长作《中国啤酒产业发展趋势及展望》主题报告,她表示,啤酒行业已经进入高品质和多元化的时代。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啤酒市场的消费容量将处于波动蓄势,至2025年,啤酒产量将升至3800万千升。另外,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整个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加速转变,行业会陆陆续续看到更多的高端化的特色的产品。中国的啤酒品牌也应该去做更多的尝试,行业人士要对中国啤酒,中国啤酒的高端化产品充满信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在《智能制造驱动未来产业发展》主题报告中探讨了关于智能工厂的几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什么?真正数字化的作用,它的最大价值在于什么地方?

第一,数字化的作用表现在运行的指导作用。比如要建一个新工厂,先用数字化进行工厂仿真,保证工厂设计最优化和科学性。第二,21世纪的竞争,不仅仅是两个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两大供应链系统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恰恰需要数字化技术的支撑。第三,高效率、低成本、低碳的物流很重要。现在通过工业互联网,减少物流环节、降碳、也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以《立足生物制造,发展未来食品》为题进行报告。他表示,“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里面提到,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的迭代升级是大势所趋。总体来看,目前我们国家食品生物制造的年产值大概在2万亿左右,占到食品工业的20%左右,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生物经济保守有约20万亿,乐观的话是25亿。美国方面的资料显示,预计在本世纪末之前,生物制造可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3以上,价值可能接近30万亿美元。生物制造是实现生物经济的主要途径,是以生物为科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知识及以细胞为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支撑着多产业的发展来服务多领域的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孙宝国作《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主题报告,食品是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中国啤酒产业世界第一,食品工业在2007年就已经是世界第一。 现在食品产业正在向现代化转型,转型过程还面临一些阻力。

食品产业现代化转型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食品的多元化,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第二,要注意食品的风味、健康双导向问题;第三,要重视食品中微料功能成分的作用,特别是相关标准的制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以《面向生命健康的生物分析化学》为题作主题报告。面向大健康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和终极的目标。啤酒和健康领域的关联颇多,我们应用生物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测试。现在发展了分子识别、信号检测类工具,还发展了很多的蛋白质,单细胞的组学,以及复杂的二级结构。未来需要发展生物分析检测的新的技术,把这些用来认识药物、包括啤酒里面的成分。为了人类的健康,期待我们能够在分子的检测和调控的新原理和新技术方法上有进一步的突破。

供图:中国酒业协会CADA

关键词: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qeerd.com,投稿邮箱:tougao@qeerd.com

小编推荐
更多

推荐专栏

更多

推荐报告

  • 微博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

寻求报道:logan@qidiwang.com商务合作:logan@qidiwang.com

求职应聘:logan@qidiwang.com市场合作:logan@qidiwang.com

企迪网24小时热线电话:029-8925814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总部:北京市顺义区旭辉空港中心A座十层 | 西安:西安市长安区府东一路风憬天下2期17号二单元楼1102室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2874号-5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陕)字第0186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81217 |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585号

版权所有: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